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从偏居一隅的皖南山区小城到加快打造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举成名天下知”……青山绿水为证,一路走来,改革开放是黄山拔节向上的生长基因。
近年来特别是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我市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胸襟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倒逼政府在理念、效能、信息公开、营商环境等方方面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提升,逐步破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难题,黄山也由此走出去,逐步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地区之一,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创意创新创业的热土沃土,成为越来越多快节奏的现代人的心灵休憩之地。
连日来,昌景黄铁路(祁门段)各标段抢抓施工黄金期,上足人力物力,倒排工期,加快进度,路基、桥梁、隧道施工快速推进,处处一派火热场景。“今年以来,我们克服了疫情及雨水天气的影响,完成了西武岭隧道、跨黄浮大桥、祁门大桥、平里隧道及跨平里大桥等特大项目节点工程的施工,计划今年12月份完成全线架梁工作,2023年4月底正式开通运营,届时我县将正式迈入高铁时代。”祁门县高铁办副主任耿双平高兴地说。
对外开放,只争朝夕。回眸过去5年,随着一系列高速高铁重大项目的推进,黄山全面迈入大交通时代。目前,我市已成功跻身全国“50 4”铁路枢纽,现有国际机场1座、高铁2条、高速5条,共有建成、在建和规划高铁10条、高速10条,与长三角城市之间以高铁、高速、航运为重点的立体交通走廊加快形成。不久的将来,我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铁”和1小时直达合肥、杭州,2小时融入上海、南京,5小时到达京津冀、粤港澳目标。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黄山已成为皖浙赣闽四省通衢之地。随着高铁时代全面来临、交通能级持续提升,黄山与中部兄弟市、长三角、京津冀时空距离实现革命性重塑。在加快打开对外通道进程中,黄山正在迸发巨大发展潜能。
顺时应势,“以小融大”。2016年,我市正式将融入杭州都市圈作为市委市政府一项重要工作,为黄山对外开放锚定前进方向——融入区域发展。
几年来,我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先后成功加入杭州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与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五市签署“1 9 4”战略合作协议,加入浙皖闽赣(衢黄南饶)“联盟花园”,正在研究推进“宁怀宣黄经济成长带”;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等13个重大事项列入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3个重大事项和17个重大项目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到2025年将取得实质进展。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等22项重要事项写入《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30个重大事项列入《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成功举办两届黄山发展大会,联合利华、科大讯飞等一批知名企业成功落户……
开放基因打开发展新空间。今年以来,沿着越发明晰的开放路径,黄山接续奋斗,大力实施“四千工程”,强化“双招双引”,在改革开放中不断生长拔节。
今年初,屯溪区政府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签订《黄杭“双创双融”产业园建设项目合作备忘录》,与浙江清创科技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杭黄科创飞地(成果转化中心)合作协议,协定以虚拟科创产业飞地合作为载体,以“轻资产运作、低成本启动、高效率转化”的虚拟合作模式,主动对接杭州市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优势资源,重点面向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实现科技成果入飞地孵化,经平台转化,到屯溪产业化。“我们将通过杭黄飞地成果转化中心,将项目更好地导入屯溪,助力屯溪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围绕成果转化中心部署成果转化基金,通过投资手段把更多长三角地区的项目招引到屯溪。”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合作部部长吴谦说。
今之黄山,和着改革开放的主旋律,正将一幕幕生动的发展场景,连缀成一幅活力无限的发展版图。
“我市将继续聚力开展‘融杭接沪落地年’活动,以思想解放为抓手、以政策规划为引领、以产业协作为核心、以共建共享为根本,推动‘区块链接’、落实合作协议、强化工作举措,提速15个方面32项重点工作,全面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市发改委副主任张艳说。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黄山不仅与绿水青山相伴、与徽州文化相守,而且与时代变迁共进。高擎改革开放大旗,全市上下正万众一心,继续澎湃向前,展臂拥抱未来。
编辑:姚敏